一、专业内涵建设 | (一)一流专业建设 | 完成时间 | 责任领导 | 责任人 |
1.做好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年度检查验收工作 | 9月-10月 | 周强 | 陶庭婷、王梦迪 | |
2.做好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培育与申报工作 | 4月-11月 | 周强 | 陶庭婷、王梦迪 | |
3.做好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与印制工作 | 3月-4月 | 周强 | 付璐 | |
4.做好2023版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工作 | 3月-6月 | 周强 | 付璐 | |
5.组织召开系列专业建设研讨会,总结专业建设成效,宣传报道 | 全年 | 周强 | 陶庭婷、王梦迪 | |
(二)专业评估与认证 |
|
|
| |
★1.做好物联网工程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考查工作,推进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个专业的工程认证工作 | 全年 | 蔡华 | 刘云 | |
2.推进英语(师范)专业师范认证工作,培育2024年师范认证专业 | 全年 | 蔡华 | 刘云 | |
3.做好专业校内预警与退出审核工作 | 1-3月 | 蔡华 | 刘云 | |
4.做好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形成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 全年 | 蔡华 | 刘云 | |
(三)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 |
|
|
| |
1.组织召开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专题研讨会3场左右 | 全年 | 周强 | 陶庭婷、王梦迪 | |
2.对已立项省、校级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项目进行检查验收 | 3月-6月 | 周强 | 陶庭婷、王梦迪 | |
3.做好省级及以上新工科、新文科及新农科项目的申报工作 | 全年 | 周强 | 陶庭婷、王梦迪 | |
二、课程建设质量 | (一)课程思政建设 |
|
|
|
1.做好已立项省、校级课程思政项目的建设工作,积极申报教育厅和教育部课程思政建设项目 | 全年 | 周强 | 陶庭婷、王梦迪 | |
2.积极推进课程思政专题网站建设,做好课程思政成果展示工作 | 全年 | 周强 | 陶庭婷、王梦迪 | |
3.遴选课程思政教学优秀案例,汇编课程思政案例集 | 3月-9月 | 周强 | 陶庭婷、王梦迪 | |
4.面向全校专任教师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培训 | 全年 | 周强 | 陶庭婷、王梦迪 | |
(二)五类金课 |
|
|
| |
1.积极培育和申报省级及国家级一流课程 | 全年 | 周强 | 陶庭婷、王梦迪 | |
2.组织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2场左右,加强宣传推广 | 全年 | 周强 | 陶庭婷、王梦迪 | |
三、教师能力提升 | (一)教学能力提升工作 |
|
|
|
1.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组织开展教学沙龙10场左右 | 全年 | 周强 | 陶庭婷、王梦迪 | |
2.举办学校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遴选优秀教师参加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 3月-5月 | 周强 | 陶庭婷、王梦迪 | |
3.遴选优秀教师参加安徽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 3月-8月 | 周强 | 陶庭婷、王梦迪 | |
4.组织开展新进教师微格训练营活动 | 3月-6月 | 周强 | 陶庭婷、王梦迪 | |
(二)双基达标及示范创建工作 |
|
|
| |
1.推进“双基”达标建设和示范创建活动,做好2023年度“双基”检查验收工作 | 3月-12月 | 周强 | 陶庭婷、王梦迪 | |
四、实践教学建设 | (一)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建设 |
|
|
|
1.做好现代产业学院与校企合作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的遴选 | 1月-3月 | 周强 | 孙海英、李莹莹 | |
2.做好现代产业学院与校企合作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果的阶段性验收 | 9月-12月 | 周强 | 孙海英、李莹莹 | |
(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 |
|
|
| |
1.不定期赴校外实习基地考察调研,规范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 全年 | 周强 | 孙海英、李莹莹 | |
2.做好2023年度校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的评选 | 11-12月 | 周强 | 孙海英、李莹莹 | |
(三)实验教学条件与环境改善 |
|
|
| |
1.做好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保障基本教学条件 | 全年 | 周强 | 孙海英、李莹莹 | |
2.做好2022-2023学年实验室信息统计和上报工作 | 9月 | 周强 | 孙海英、李莹莹 | |
3.组织开展第十一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认定 | 10月 | 周强 | 孙海英、李莹莹 | |
4.做好2023年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及实验室安全相关宣传材料的更新和完善工作 | 10月 | 周强 | 孙海英、李莹莹 | |
5.做好2022年开放实验项目验收和2023年开放实验项目申报工作,探索科教融合机制 | 12月 | 周强 | 孙海英、李莹莹 | |
(四)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 |
|
|
| |
1.做好2023年上半年师范生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与职业能力测试相关工作 | 3月-5月 | 周强 | 孙海英、李莹莹 | |
五、双创教育提升 | (一)双创课程建设 |
|
|
|
1.开展2022年专创融合课程建设项目中期检查及结项工作 | 3月、8月 | 张丽惠 | 程紫溦、王丹丹 | |
2.开展2023年专创融合课程立项工作,持续做好双创实践金课建设 | 2-3月 | 张丽惠 | 程紫溦、王丹丹 | |
(二)学科竞赛 |
|
|
| |
1.校院联动,组织开展2023年A、B类学科竞赛的校赛选拔和省/国赛推荐(大概60余项赛事) | 全年 | 张丽惠 | 程紫溦、王丹丹 | |
2.组织开展第九届“互联网+”大赛推进会 | 4月 | 张丽惠 | 程紫溦、王丹丹 | |
★3.做好第九届互联网+大赛的校赛遴选、省赛培育工作 | 4-8月 | 张丽惠 | 程紫溦、王丹丹 | |
(三)大创项目 |
|
|
| |
1.做好2022大创项目中期检查及结项相关工作 | 3-11月 | 张丽惠 | 程紫溦、王丹丹 | |
2.开展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遴选立项相关工作 | 4-6月 | 张丽惠 | 程紫溦、王丹丹 | |
3.组织2023年大创项目立项项目负责人的培训工作 | 9月 | 张丽惠 | 程紫溦、王丹丹 | |
4.做好2021年和2022年创新创业项目的成果整理与宣传工作 | 4-10月 | 张丽惠 | 程紫溦、王丹丹 | |
(四)孵化项目 |
|
|
| |
1.做好孵化项目遴选立项、中期检查及结项工作 | 全年 | 张丽惠 | 程紫溦、王丹丹 | |
2.组织召开孵化项目团队管理培训工作 | 全年 | 张丽惠 | 程紫溦、王丹丹 | |
(五)红旅项目 |
|
|
| |
1.做好2023年红旅项目申报、立项、启动仪式、中期检查工作 | 3-11月 | 张丽惠 | 程紫溦、王丹丹 | |
(六)双创文化建设 |
|
|
| |
★1.举办1-2场双创专题师资培训或双创教学沙龙 | 6-11月 | 张丽惠 | 程紫溦、王丹丹 | |
★2.开展2022-2023年度全校双创优秀评选活动 | 11月-12月 | 张丽惠 | 程紫溦、王丹丹 | |
3.推进创业大讲堂、创客训练营、一院一品、双创知识竞赛、创新创业推介展、(高新)企业进校园等系列活动 | 全年 | 张丽惠 | 程紫溦、王丹丹 | |
六、质量保障体系 | (一)制度建设 |
|
|
|
1.落实滁州学院领导干部听课制度。 | 全年 | 蔡华 | 何庆傅 | |
2.根据《督导工作条例》和《督导实施细则》等文件,进一步推进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 | 全年 | 蔡华 | 何庆傅 | |
3.开展常规教学检查工作制度。 | 全年 | 蔡华 | 何庆傅 | |
4.持续改进教师评学和学生评教制度。 | 6月;12月 | 蔡华 | 何庆傅 | |
5.完善学生信息员管理制度。 | 全年 | 蔡华 | 何庆傅 | |
(二)教学保障队伍建设 |
|
|
| |
1.鼓励并支持校院两级督导组参加督导工作能力提升的培训活动,持续更新督导工作理念,提升督导能力水平 | 全年 | 蔡华 | 何庆傅 | |
2.加强校院两级督导组队伍交流活动开展 | 全年 | 蔡华 | 何庆傅 | |
3.加强督导组在教学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督导成果凝练,强化督导结果运用 | 全年 | 蔡华 | 何庆傅 | |
(三)常规教学检查 |
|
|
| |
1.做好校级督导组随堂听课工作,对学生听课到课情况进行按月通报 | 全年 | 蔡华 | 何庆傅 | |
2.利用课堂生态系统平台,组织校督导组和教务处有关工作人员进行视频监控巡课,对发现的问题以教学信息反馈单、教学工作群通报等形式反馈给相关学院进行调查整改 | 全年 | 蔡华 | 何庆傅 | |
3.组织期初、期中、期末三期教学检查 | 全年 | 蔡华 | 何庆傅 | |
4.对学生信息员发现反馈的课堂问题收集整理,核实无误后通知授课教师进行整改 | 全年 | 蔡华 | 何庆傅 | |
(四)专项检查工作 |
|
|
| |
1.开展毕业设计(论文)督查工作 | 9-10月 | 蔡华 | 何庆傅 | |
2.开展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工作督查 | 3-4月;9-10月 | 蔡华 | 何庆傅 | |
七、新一轮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 1.组织开展预评估工作 | 3-6月 | 蔡华 | 刘云 |
2.进一步完善《自评报告》及其支撑材料 | 3-8月 | 蔡华 | 刘云 | |
3.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活动及教学档案材料专项督查 | 3-6月,9-10月 | 蔡华 | 刘云 | |
4.制定线上评估及入校评估方案,做好各类迎评准备工作 | 9-10月 | 蔡华 | 刘云 | |
★5.正式接受专家线上评估和入校评估 | 11月-12月 | 蔡华 | 刘云 | |
6.对照专家评估意见及建议,形成整改方案 | 12月 | 蔡华 | 刘云 | |
八、招生工作 | (一)招生计划编报 |
|
|
|
1.做好对口招生计划的编报工作,力争控制在200人左右。 | 1-3月 | 张丽惠 | 夏皖东 | |
2.做好专升本招生计划的编报工作,力争控制在250人左右。 | 1-3月 | 张丽惠 | 夏皖东 | |
3.做好普通高考招生计划的编报工作,力争控制在4550人左右。 | 1-5月 | 张丽惠 | 夏皖东 | |
(二)自主招生工作 |
|
|
| |
★4.做好对口招生报名、考试、录取等组织工作 | 2-4月 | 张丽惠 | 夏皖东 | |
★5.做好专升本招生报名、考试、录取等组织工作 | 3-5月 | 张丽惠 | 夏皖东 | |
6.做好各类招生调研、总结工作 | 9-12月 | 张丽惠 | 夏皖东 | |
(三)高考招生录取 |
|
|
| |
7.做好招生宣传文章编写、宣传材料印制工作 | 2-6月 | 张丽惠 | 夏皖东 | |
8.做好招生宣传、咨询服务工作 | 全年 | 张丽惠 | 夏皖东 | |
★9.做好普通高考招生录取相关工作,优化招生结构,提高生源质量 | 2-9月 | 张丽惠 | 夏皖东 | |
10.做好2024年招生宣传方案编制工作 | 9-12月 | 张丽惠 | 夏皖东 | |
九、学籍学位工作 | 1.修订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和学生学业预警管理办法。 | 2-6月 | 张丽惠 | 胡少启 |
★2.持续做好2023届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核、学位授予和证书发放工作 | 2-6月 | 张丽惠 | 胡少启 | |
3.开展2024级新生入学学籍注册及资格复查等工作。 | 9-12月 | 张丽惠 | 胡少启 | |
4.做好2021级第3次(第四学期)和2022级学生第2次(第二学期)转专业工作。 | 全年 | 张丽惠 | 胡少启 | |
注:★为重点工作 |